中国历代治边政策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历代治边政策研究

李大龙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35.1万字

更新时间:2024-01-04 10:59:2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稿共收录论文28篇,这些文章均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期刊上发表过,时间大致集中于近二十年。选择的标准有二:一是主题为“中国历代治边政策”;二是有一定的引用率和下载量。所选文章内容主要探讨自汉代以迄清末等历代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的政策举措,主题围绕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形成、多民族国家疆域统一等中心展开,深入研究各个不同时期治边政策的不同特点及其继承与创新,从而总结出历代中央政府在治理边疆、处理民族关系、促进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方面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制度上的努力和有益探索。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大龙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围绕士人在南宋与江西这个时空坐标系下的历史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唐宋转型期视野下的宋代士人变化,对南宋江西士人社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考察,深入探讨了南宋江西士人社群的构建形式,构建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江西士人社群与南宋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时,本书通过梳理《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江西通志》以及宋代士人文集,江西各府志、县志、族谱等地方文献资料,对南宋江西士人群体网络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
    邹锦良历史28.7万字
  • 会员
    《黎虎文集》共十二卷,各卷情况如下:第一卷《黎虎文集:汉唐外交制度史·上》;第二卷《黎虎文集:汉唐外交制度史·下》;第三卷《黎虎文集:汉代外交体制研究·上册》;第四卷《黎虎文集:汉代外交体制研究·下册》;第五卷《黎虎文集: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第六卷《黎虎文集:中国古代“吏民”问题研究》;第七卷《黎虎文集:中古经济史论》;第八卷《黎虎文集:先秦秦汉史论》;第九卷《黎虎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第
    黎虎历史32.8万字
  • 会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是总第21卷,设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中外史学交流”“历史文献学”“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刊发论文22篇,后有附录2篇,反映了当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及前沿成果。
    杨共乐主编历史32.8万字
  • 会员
    历史认识论是哲学认识论的特殊组成部分,本书对历史认识论进行了研究。历史事实是已经消失了的过去的人和人的活动,对于今人而言,它已不复存在。那么,历史事实存在过吗?它是可知的吗?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事实,它是通过史料的形式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这些史料准确、真实吗?历史学家经过对历史资料的认识和研究,把过去的事情告诉读者,这就是我们所读到的历史著作。历史学家个人并未亲自经历过他所写的事情,他的论述正确可靠吗
    李士坤历史31.6万字
  • 会员
    西安事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个特大历史事件,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了隆重纪念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对西安事变八十年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继承和弘扬西安事变抗日爱国精神,以利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开创西安事变研究的崭新局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生集体编写了《西安事变研究备要》一书
    张华腾 杜海斌编历史28.4万字
  • 会员
    本成果通过作者近二十年来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古文明探源工程”等活动所获得的系统认识,在深入总结中华文明起源路径、发展道路与西方文明有鲜明不同的规律基础之上,断定中国汉语史诗系统与西方史诗系统产生的背景不同,因而突破了西方史诗理论、概念和术语的束缚,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汉语史诗概念、术语等,并总结中国汉语史诗理论体系。其中对中国汉语“颂诗”与“史诗”的对应关系还做了专题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认
    江林昌历史28.6万字
  • 会员
    在这个时代,网络的隐喻日渐重要。我们生活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已被称为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网络处处可见。这些网络千差万别,从菌丝连接真菌的生物性网络,到铁路网络,再到现代人类赖以交流却不可见的电磁二进制网络。在当代社会,网络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学术界的边界。它成了一个动词,去社交(tonetwork)成为当代职业和私人人际交往的核心观
    王文婧 陈昊主编历史19.1万字
  • 会员
    《新中国历史学研究70年》分总论、中国考古学编、中国古代史编、中国近代史编、世界历史编、中国边疆史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编七部分。以中国历史研究院下属六个研究所现有学科为基础,系统总结新中国历史学研究在党和国家坚强领导下的学科发展状况、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揭示历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阐释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独特道路,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卜宪群主编历史44.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麦考莱的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从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重点考察麦考莱的辉格历史观、辉格史学观,阐释其社会史观、帝国观、浪漫主义史学思想和功利主义史观,并总结了麦考莱史学的多方面影响。
    刘志来历史20.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钟鸣旦教授(NicolasStandaert)关于十七、十八世纪中欧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纪年学交流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考察了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特殊体裁的史书——“纲鉴体”史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西方的中国上古历史书写所产生的影响。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讨论明末清初纲鉴体史著谱系和来华欧洲人对中国历史和年代学的叙述以及他们的中文史料来源,在对比二者的基
    (比)钟鸣旦史学理论27.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钟鸣旦(NicolasStandaert)关于清代“邸报”在欧洲流传情况的研究。现存1800年前的邸报的资料来源主要是清初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编纂的欧语文献,这些文献在中国汇编完成后以私人信件、报告以及翻译等形式送至欧洲,大多被收录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集中。一方面,它们记录了早期清代邸报的实貌、规格、版式、内容和使用情况,并涵盖了中文史料中未记载的信息;另一方面,它们也展示了欧洲人在
    (比)钟鸣旦史学理论2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