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姿姿势势在线阅读
会员

格桑花姿姿势势

刘琼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集11.2万字

更新时间:2022-03-23 14:44:11 最新章节:第23章 后记:是记录,是唤醒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格桑花姿姿势势》是作者刘琼个人散文集,共分为三辑:格桑花姿姿势势、祖父的青春、叙述与历史。分别是写景记事篇、怀人篇、文学批评篇。此书汇集了刘琼多年写作生涯的思想精髓,其文章信手拈来,讲的多是身边事、日常生活,可谓情智兼胜。作为一名专业的批评家,作者博学慎思、感觉敏锐,她用精炼独到的语言以及犀利的眼光向读者传达出她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感悟,对文学的见解,让读者在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的文字之中,享受到心灵的震颤。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时间缓缓流逝,昼夜更迭,四季轮转。在平静又躁动的日子里,窥见一点人心与血性。包容对方的一切是暗恋者的天赋,漫长的等待是暗恋者最拿得出手的诚意。——《有爱春风得意,无爱悲喜自渡》;那天许兰杰带着王盼睇走了二十里路才到城里改了名字。王盼睇把新户口本举得高高的,翻到自己的那一页,看到姓名栏上写着:王福星。——《许兰杰,你跑快点》;我依旧麻木地去上学,起床后看不见李春花,我就默认她是去卖花生了。总之李春花
    慈悲为怀文学8.3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北大相关院系、职能部门、“名誉村长”、挂职干部、参与师生校友及弥渡县有关领导的实践回顾、感人事迹、收获感悟等60余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师生、校友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弥渡定点帮扶事业、助力弥渡高质量脱贫振兴的记录。
    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编文学17.6万字
  • 会员
    本文集为纪念英国伦敦犹太文化中心海外部主任、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杰瑞德博士,收录国内犹太以色列研究领域学者回忆和追悼杰瑞德博士的文章、感言,以及以“中国的纳粹大屠杀研究”“犹太历史与文化”“以色列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这些作者是杰瑞的朋友、同事或学生,他们或与杰瑞合作开展学术工作,或受杰瑞的启发及其精神的鼓舞而从事相关研究,或在研究中得到过杰瑞的各种帮助,希望以此文集纪念杰瑞德博士。
    张礼刚主编文学28.3万字
  • 会员
    散文是一种轻灵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幽默散文读本》选取了诸多现当代散文成集,行文皆诙谐、戏谑、讽刺,针对现实中种种无价值的东西进行揭露,批判,使得荒谬、丑恶之行充分暴露,无所遁形。全书近30万字,内容经典有趣,内涵丰富。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散文汇编集。
    鲁迅 老舍 林语堂等文学20.3万字
  • 会员
    《雨中山果落》是傅菲自然文学、生态文学作品精选集,计50篇,分十辑,篇目选自作者已出版的单本书《深山已晚》《风过溪野》《大地理想》《森林归途》《鸟的盟约》等,另收入了6篇写大茅山的新作品。该书以诗性、典雅、清丽的语言,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叙述自然个体生命之美,塑造自然万物的生命价值,描写四季物候变化及大地原始之美,展示荒野的奇异之美,集中呈现了傅菲的“新山地美学”观,并提出了“自然道德”的概念。全
    傅菲文学16.4万字
  • 会员
    《弘一法师文集》是一部汇集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精华的著作集。本书系统展示了法师出家前后的思想、艺术成就及佛教修行心得,包括其书信、诗词、格言、讲经说佛的文字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与佛学造诣,还能感受到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净化。
    李叔同文学9.1万字
  • 会员
    本书共选取了人文、社科、理工类等不同学科老师(吕植、孙玉文、唐士其、朱松纯、段慧玲、李彦、潘维、孙来斌、王世强、曹文轩、车浩、王跃生、燕继荣、张海霞)的14篇活动整理稿,主题丰富多样,有科研学习的实用方法,更有人生态度与悟道真知。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组编 宁琦主编文学13.4万字
  • 会员
    有两种民国扬州地方读物,知其名者甚多,经眼过目者却寥寥。一是《扬州续梦》,是洪为法在《申报》副刊《春秋》上开辟的专栏,连载于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间,未结集出版,其追忆扬州风土掌故,市井风情,一时脍炙人口,被誉为这一时期《春秋》副刊上最受欢迎的专栏。二是《闲话扬州》,于1934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曾引起一时争议,然其谈扬州的生活和风景,亦有可观之处。本书将两种合编为一册,以飨读者。
    王稼句编文学7.5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三十一位华人学者的回忆文章,讲述了他们由海外求学而走上历史教学、科研的历程。展示了与留学生视角不同的、关于美国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新知识;同时,这些具有多重学术背景的跨文化知识人,对全球化时代历史教学和学生培养等问题也做出了观察与反思。
    姚平 王希主编文学3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