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城之国治:城市政治的中国叙事
更新时间:2019-11-29 16:13:46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和水平快速增长与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居住,新的社会关系在城市中产生,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大量社会矛盾出现,包括征地、拆迁、入学、劳资等纠纷。要解决这些量大面广的纠纷,必然耗费政府的治理成本,影响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书通过对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空间生产、矛盾来源、治理模式等的探讨,包括对农民集中居住、公共安全纠纷处置、医疗纠纷、司法救济制度等的分析,研究城市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家应当如何在微观层面上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社会秩序的治理能力。本书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一是在宏观上提倡通过国家制度和能力建设,作为城市治理社会矛盾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在微观上提倡社会参与治理,避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从而改善治理绩效;三是国家在社会稳定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不宜搞“一刀切”。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谢岳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对河南省社会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政府行为与社会治理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创新管理能力、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教育治理能力、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议题;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篇,聚焦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科技人才流动、妇女生育变动等议题;社会治理评价篇,从不同的角度对河南省社会治理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案例篇,通过典型案例反映河南省各地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为政治20.5万字
- 会员本书是关于宋代地方州县官僚制度的论文集,主要研讨了宋代州级文臣职官的设置及其相关任用和管理制度、两种宋代特殊的基层职官体系监当官与巡检的设置与选任制度、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两宋边远地区基层官员特殊的任用制度,以及州县胥吏制度等,试图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推进宋代地方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情况、宋代地方治理在维护王朝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时代特点等问题的基础性研讨,为反思新时代地方治理政治27.1万字
- 会员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修筑城寨的举动,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书通过对北宋时期西北城镇布局、国家政策与动态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最终总结出一套北宋西北边疆管控的理论体系,即在战争之外,更重视民生、更加强对基层社会的软性管理,通过不断的文化融合,实现对边疆由内及外、从微观到宏观的有效管控。政治19.6万字
- 会员少数民族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面临“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等现代乡村文明建设重任。对此,少数民族积淀深厚、丰富灿烂的优秀传统治理资源,是乡村振兴植根的文化沃土与内生资源。而优秀传统治理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则在于“创造性转化”。本书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探索性地建立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治理资源创造性转化的理论体系。其中,着重运用民族国家理论与国族理论,同政治20.8万字
- 会员本书遵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路径,聚焦探讨曾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并至今仍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国家治理模式“大一统”秩序的建构及演变。本书首先探讨“大一统”秩序的精神动因、制度建构及社会心理,其次分析“大一统”秩序框架下的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互动、竞逐及融合,再次阐释中国基于传统大陆文明的“大一统”秩序被现代海洋、大陆文明所解构的过程及原因,最后分析“大一统”秩序及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以及其政治32.4万字
- 会员本书对3600件(套)未曾刊布的契约文书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将区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通过田宅交易相关数据和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初步揭示了江西地区地权结构的特点,透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丰富对江西地区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交易习惯、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目前所见唯一以江西地区田宅契约文书为研究对象的专题性系统研究成果。政治20.4万字
- 会员虽然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最规范、最系统、最制度化与程式化的科举考试,各级官员的大多数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但在基层社会还分布有大量儒学熏陶出来的、未得到基本科举功名(如生员)的文人,他们虽然未得到朝廷给予的任何特殊权利,但他们在基层社会践行儒家的思想和道德理论等,也成为基层社会中有威望的人物,能化解社会矛盾,积极从事各项公益事业,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拥有科举功名的乡绅,但同样在基层社会政治26.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