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德里达(中文版)
更新时间:2019-06-21 09:18:43 最新章节:“牛津通识读本”已出书目
书籍简介
提到德里达,一般读者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艰深、晦涩,甚至会引发不快的情感。有人敬爱他,但也有人唾骂他、仇恨他、丑化他。现实是,对于德里达,存在着许多的误解和低估,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缺乏对“德里达文本”的正确理解。本书践行德里达的“文本”观念,告诫读者不要简单地从“解构哲学运动之父”这个身份标签出发,而是要从“德里达文本”,即德里达的作品本身出发,来理解这位当代伟大的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以《论书写学》《马克思的幽灵》《友谊政治学》等著作蜚声学术界,对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影响甚巨,也是深刻论述我们这个“后现代”世界的巨匠之一。他挑战了西方哲学传统一些最深层的假定,塑造了他所命名的“解构”运动,正是这层关系为他赢得了声誉,也为他招来了骂名。在本书中,西蒙·格伦迪宁向我们揭示了德里达的著作何以艰深难解,又何以意义深远。他相信,这位哲人的惊世见解对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李永毅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张“哲学思考就是哲学地研究哲学史”,围绕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柏拉图的《理想国》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考察了两部作品所代表的政治哲学的延续与差异,提供了一种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黑格尔甚至西方政治思想的思路。哲学12.4万字
- 会员马尔库塞是20世纪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他的学说在二战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本人也通过与当时社会运动的积极互动而赢得了“新左派之父”的名号。本书选取马尔库塞相对成熟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围绕其理论固有的实践指向,揭示了社会批判理论内在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些演变与新左派运动的相互关系。哲学9.9万字
- 会员生命如一场盛大的舞会,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舞者。尼采认为,起舞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灵魂的绽放。有人轻盈如风,有人热烈如火,但真正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命的脉搏,在舞动中领悟存在的意义。《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汇集了尼采思想的精髓,七大篇章深入探讨自我、生命、人性与道德等核心议题。书中既有对个体自由与自我超越的呼唤,也有对传统道德的大胆批判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每一章都如一剂强心针,激励人哲学9.4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的过程,亦即通过批判地考察由古至今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比如把神话理解为纯粹的诗意发明、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的扭曲或掩饰等等),表明神话本身已经是一种哲学思维,但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民族的自觉的发明,而是人类原初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运动在不同民族的意识中的反映。哲学20.5万字
- 会员第I卷论善,含13章;第II卷论道德德性,含9章;第III卷1-5章论选择的行为。这个部分构成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部分,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译者基于自己组织的文本研读小组2005-2012的研读工作,以及读书组成员整理的阅读笔记,经过译者自2012-至2016年的整理及注释撰写工作而完成。文本正文部分将以希腊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以尽可能切近希腊语原文的语言的形式呈现。哲学59.4万字
- 会员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行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力量也日益活跃,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回响与激荡?未来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融合”?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做出应有的回应?本书从全球思想史视野出发,研究概念与文本的全球性流动,考察和辨析这一流动与移位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世界,进而展开建构世界的实践。期待这一探讨能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哲学3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