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外交与中俄合作模式在线阅读
会员

俄罗斯经济外交与中俄合作模式

田春生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外交、国际关系3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25 10:20:5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俄罗斯经济外交与中俄合作的专著。在本专著中,运用外交学与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俄罗斯经济外交的实践活动加以分析。俄罗斯经济外交是一门跨外交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此,本专著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俄罗斯经济外交的体系结构,共分为:俄罗斯经济外交的涵盖、理论与战略;俄罗斯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的经济外交;俄罗斯与国际组织的经济外交;俄罗斯的大国关系与国际交往的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推动下的中俄合作模式这五个篇章。本专著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并丰富了经济外交的理论学术与实践研究,为我国更好地运用经济外交手段、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田春生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关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策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书聚焦“为何表达和实施”“谁来表达和实施”“向谁表达和实施”“实施和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和实施”等核心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公
    杨荣国政治24.9万字
  • 会员
    近年来,中欧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无疑首先与欧洲自身的变化有关。欧洲还重要吗?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欧洲地位和影响力的持续讨论。其次,欧盟对华认知和定位发生变化,中国被看作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者,以及所谓制度性对手。这一多重定位将如何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最后,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欧洲的对华政策是随美起舞还是与美国拉开距离成为世界关注
    冯仲平等政治18.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冷战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间的安全合作展开研究。在对俄与三国安全战略与安全关系演变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了为何均曾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且同处于外高加索这一狭小地理空间内的三国,却形成了敌对、平衡与同盟三种迥然不同的对俄安全关系这一关键问题,并对俄与外高三国安全关系的前景及其对国际、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判。
    姜磊政治15.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下全球殖民扩张为广阔背景,以俄日互识为切入点,有序探讨两国早期关系的发端、发展、延续、突破与延伸,呈现两国之间“好奇”“试探”“警惕”“接触”“冲突”与“睦邻”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俄日早期关系史的显著特征(特殊规律)和依循的历史普遍规律。本书立足于全球史和东北亚区域史的历史记忆,构筑自成一体的世界史视野下的俄日早期关系史叙事体系。
    邢媛媛政治25.9万字
  • 会员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SecurityTreatyOrganization),简称“集安组织”,成员国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本书系统梳理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国际互动,为考察独联体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视角。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断发展,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方面不容小觑。
    牛义臣政治13.1万字
  • 会员
    历史上黑龙江这条河从内河演变为界河,在中俄关系史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见证着中俄关系的曲折变化。界河黑龙江曾是中俄(苏)两国利益碰撞的前线阵地,边界的属性明显,是双边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界河黑龙江在中俄(苏)关系中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为两国直接合作提供平台,随着边界问题的解决,黑龙江的河流属性得到重视,双边涉水合作不断扩大和提升,界河黑龙江逐渐成为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中俄关
    王宛政治15.9万字
  • 会员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辑共计12篇文章,分为特稿、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宗教与社会问题、埃及史研究4个栏目,对学界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编政治16.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2021年10月份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本届会议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保加利亚外交部外交研究所承办。该书汇集了中国及中东欧国家智库、高校学者及政府官员的相关英文学术文章15篇,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政策、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保)瓦伦丁·卡特兰吉耶夫政治8万字
  • 会员
    在民国外交史上,“英美派”外交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本书将“英美派”外交官置于1931~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全局视野里,考察这个群体产生的内外环境,探讨“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关系,及其在国民政府美援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揭示“英美派”外交官主要代表人物之间及其与国民党高层政治之关系,进而审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为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陈永祥政治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