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玛佐夫兄弟在线阅读
会员

卡拉玛佐夫兄弟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世界名著30.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29 18:34:14 最新章节:第19章 EPILOGUE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卡拉玛佐夫兄弟》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故事来源于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主人公老卡拉玛佐夫有四个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廖沙及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已至暮年的老卡拉玛佐夫不改贪婪好色的本性,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孩子们的遗产,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致使父子不睦。德米特里痛恨父亲,扬言要杀死他。一天晚上,他怀疑父亲与自己的情人幽会,一怒之下将父亲打成重伤,仓皇而逃。是夜,老卡拉玛佐夫死了,德米特里被捕。可是,真正的凶手却是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为了发泄长期积怨,他在暗中残忍杀死受重伤的父亲。这起扑朔迷离的血案引发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小说的结局很悲惨:德米特里无辜入狱,斯麦尔加科夫畏罪自杀,伊凡精神错乱,阿廖沙远走他乡。小说是社会时代的忠实记录。表面上看,《卡拉玛佐夫兄弟》讲述的是一则弑父案,关于父亲与几个儿子之间纠缠不清的恩怨。实际上,这个家庭悲剧也是沙皇专制社会分崩离析的暗喻。小说探讨的主题是人的精神,是信仰、猜忌、理智与自由意志在道德层面的较量。公元10世纪起,基督教就成为俄罗斯人的精神支柱,承载了社会、道德、人性等诸多内涵。但是,19世纪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使俄罗斯社会日益四分五裂,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俄罗斯传统价值体系,无神论者开始质疑上帝是否存在。这些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与哲学思潮深刻影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及创作。同样,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也对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流放西伯利亚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接触到了弑父案的原型——一个被误判谋财弑父的年轻人。大约10年后,真正的凶手伏法,年轻人才被无罪释放。187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创作《卡拉玛佐夫兄弟》,这个故事成为小说情节的主线。同年5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年仅三岁的儿子阿廖沙因为家族遗传的癫痫病不幸夭折,他精神遭受沉重打击,创作一度中断。重新拾笔,作家将丧子之痛糅进小说,创作出跟儿子同名的阿廖沙,使他成为信仰和美德的化身。在小说结尾,阿廖沙鼓励孩子们要友爱、善良、诚实,“我们一定会复活的”,我们的精神将不朽。显然,阿廖沙寄予了作家的思子之情,以及更深沉的普世情怀。诞生于19世纪的《卡拉玛佐夫兄弟》具有浓重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同时又包含诸多现代元素。鸿篇巨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各种写作技巧,融于一体,全知的讲述者与小说人物严丝合缝,语言风格特色鲜明,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凡此种种,构成一个光怪陆离、精深博大的世界,影响了无数读者及后世很多文学流派和作家。弗洛伊德盛赞该书是“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卡夫卡自认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血缘关系”;乔伊斯则毫不隐晦地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卡拉玛佐夫兄弟》犹如一个精确的人性缩微图。此言不虚。虽然他不是心理叙事的开创者,却是将心理意识描写发扬光大的一代宗师。关于人性之深奥难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需要每一位读者的洞察和领悟。用作家的话说,人生总会有雨天和晴天,但总会雨过天晴的。
译者:(英)康思坦斯·加纳特英译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法)福楼拜小说20.1万字
  • 会员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讽刺寓言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故事以船长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奇特经历。自1726年出版以来,因其荒诞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讽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被全世界读者喜爱。这部作品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值得每一位成年人细细品味。风靡全球少年的经典游记故事,一段匪夷所思的奇幻历险。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人像铅笔一样矮小,桌子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14.3万字
  • 会员
    邦斯舅舅是音乐家,一个诚实而高尚的自食其力的人。他非常喜欢绘画艺术,为了丰富自己所收藏的名画,他不惜付出一切精力,挖空一切心思。当人们不知道他家中有这一切宝藏时,谁也不把他放在心上。当获悉这些名画的价值时,为了夺取孤独老人邦斯的遗产,以卡缪佐为首的一些上流社会的人们便千方百计,使尽种种手段谋取他的财富。
    (法)巴尔扎克小说18.3万字
  • 会员
    《高老头》以1819年底至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面条商高里奥老头靠粮食卖起家,养大女儿反而被女儿遗弃,悲惨的死在沃凯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纳纳在巴黎上层的社会的腐蚀下渐渐地走了堕落之路。高老头既是金钱的追逐者,又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他临死前一大段交织着爱与恨的器嚎,是一篇对金钱罪恶的血泪控诉书,被人们誉为“千古绝唱”。
    (法)巴尔扎克小说15.3万字
  • 会员
    《幻灭》揭露了文坛和新闻界内幕,集中了作者主要的生活经历和深切的生活感受,是《人间喜剧》中有价值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奋斗失败、理想破灭的故事:一个颇有才华的青年,梦想凭生花之笔博取文坛上的荣名,但在文学已沦为商品的社会中堕落成出卖灵魂的无耻文奴,在文坛倾轧和党派斗争中身败名裂;另一个青年是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心地善良,敌不过同行的阴险算计,被迫放弃发明专利,埋葬了科学研究
    (法)巴尔扎克小说40万字
  • 会员
    《贝姨》以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上层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于洛·德·埃尔维男爵一家的命运为主线,叙述了男爵如何在疯狂情欲的驱使下,一步一步背叛纯洁的妻子,伤害天真的娇女,败坏家族的名声,玷污军队的名誉,最终身败名裂的整个过程。形形色色的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灵与肉、情与仇、善与恶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构成了一幕淋漓尽致的人间悲喜剧,一部五光十色的风化史,一曲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无尽的挽歌。
    (法)巴尔扎克小说25.1万字
  • 会员
    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与伦敦,一个狂热混乱,一个冷静克制。狄更斯见证了贵族与平民被一同处决的矛盾场景,百感交集,决心为两座城市立传,却将笔触投向个体命运:有人被仇恨吞噬化为冰冷的杀戮机器;有人却为了别人的幸福,毅然走上断头台。在他笔下的乱世之中,人人皆是尘土,唯有爱人者是永恒闪耀的星尘。
    (英)查尔斯·狄更斯小说25.5万字
  • 会员
    来自巴黎的退伍军官腓列普无恶不作,听说伊苏屯乡下的舅舅罗日有一大笔遗产,便来到乡下处心积虑地谋划。伊苏屯的无赖头子玛克斯游手好闲,坏事做尽,与罗日的情妇佛洛尔勾结,也觊觎着罗日老头的遗产。因为佛洛尔的煽风点火,两人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夺,终演变为决斗……
    (法)巴尔扎克小说17万字
  • 会员
    穷小子邂逅了富家小姐,坠入爱河的他决心追逐属于自己的“远大前程”。一场关于爱情和财富的狂欢在伦敦上演。在人间的机缘与幻灭之间,当一切华丽褪去,一个人生命中最本真的东西才得以彰显。1860年12月,《远大前程》开始连载。步入创作晚期的狄更斯用这部作品告诉读者:生命和生命的关系,远远超过金钱与金钱的关系。
    (英)查尔斯·狄更斯小说3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