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秘籍
更新时间:2019-07-08 18:41:0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秘籍》用轻松、愉快、亲切的语言为广大应聘测试岗位的读者组织了一场求职战役。书中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涵盖应聘基本流程、开发类基础知识、测试类专业知识、笔试面试技巧,并穿插了大量名企的笔试面试题。相信必能帮助对应聘完全无知的菜鸟们迅速成长为百战百胜的、羽翼丰满的雄鹰。《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秘籍》适用范围广,包含了各类语言的笔试、面试题,以及Java、C++、C#等。《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秘籍》专业实用性强,除了有一般程序员的基本知识和题目外,还另外针对测试这个岗位设计了一个章节,包含Web测试、移动App测试、游戏类测试等场景。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14-1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将JavaWeb开发的基础知识与实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系统地介绍JavaWeb应用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技术、系统设计与编程思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JavaWeb开发基础、Servlet入门、Servlet应用、JSP应用开发、JDBC数据库应用开发、EL表达式与JSTL标签、基于WebMVC框架的项目实践。全书不仅介绍理论基础,更强调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计算机9.5万字
- 会员本书详细讲解JavaEE中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三大框架(以下简称SSM)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本书在对知识点进行描述时采用了大量案例,以便读者理解SSM的核心技术。本书共15章,第1~5章主要讲解MyBatis的相关知识,包括初识MyBatis框架、MyBatis的核心配置、动态SQL、MyBatis的关联映射和缓存机制,以及MyBatis的注解开发;第6~9章主要讲解计算机15.8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地讲述了HTML5、CSS3、JavaScript、Bootstrap等开发技术,满足Web前端开发基础学习的需求。本书包括了HTML5与CSS3的典型案例、使用Bootstrap框架开发、响应式布局等内容,适应Web前端开发从PC端转向移动端的变化。计算机14.3万字
- 会员本书从网页开发的基础知识HTML5、CSS、JavaScript开始,以项目实战的方式介绍如何构建自适应网页,并通过工具免费发布自己的网站。在后面的章节中,以主流的3D框架ThreeJS为技术支撑,在网页中编写JavaScript代码,让读者构建完整的3D应用场景。计算机0字
- 会员本书为适应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对计算思维和问题求解能力的要求而编写。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简单的C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函数,数组,常用算法,指针,结构体,文件系统和人工智能经典算法。本教材兼顾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注重问题抽象,通过问题案例分析,逐步给出问题求解算法与程序实现,引导读者的算法思维和程序设计思维。通过“常计算机13.2万字
- 会员《餐饮管理与经营全案——互联网思维创新餐饮管理和运营模式》一书,从互联网思维下的餐饮变革导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互联网思维创新之系统智能化)包括智能餐饮管理系统,智能点餐系统建设,智能结算系统建设,智能厨房显示系统建设,外卖业务系统建设,食品安全管控系统建设。第二部分(互联网思维创新之营销多样化)包括微博营销,微信公众号营销,短视频营销,会员大数据营销,外卖平台营销。第三部分(互联网思维创新之计算机10万字
- 会员本书从网络工程师的视角出发,详细讲解了Python在网络运维自动化中的应用,其中涉及Python网络运维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工具以及实践。本书共10章,先对Python网络运维自动化进行了全面的概述,然后讲解了网络工程师所需的Python基础、数据格式与数据建模语言的相关知识。接着,本书介绍了网络配置的结构化数据提取、网络配置的模块化管理、Netmiko详解与实践、模型驱动的新网络管理方式及实践、网计算机13.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这是一套从Android性能优化本质入手,指导读者实现从硬件层到操作系统层再到应用层全面优化的实战方法论。本书由Android方向Google开发者专家撰写,融合了作者10年大厂实战经验,其中不仅包括作者实操过的监控、优化、防劣化等方向的各种典型案例,还包括多个实战小技巧,可以帮助读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90%以上的能优化问题。本书内存、速度和流畅性、稳定性、包体积、耗电、磁盘占用、流量、降级这8个方程序设计13.2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探讨高并发场景下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案例,帮助读者系统、快速地理解高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相关实践,以及掌握解决高并发场景下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方法。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高并发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难点和基本设计原则,以及度量指标;第2~4章介绍有助于提升高并发系统可用性的3种方法—系统容错、冗余和分片;第5章从提升高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讲解并发与异步的原理和实践技巧;第6章从系统运维和团队流程序设计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