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修订本):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在线阅读
会员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修订本):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金以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25.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5 00:12:11 最新章节:附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重点围绕1931年中国政局的演变,考察国民党改组后,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合的复杂过程与蒋介石最终获得党内“最高领袖”地位的缘由。借以解释此前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脉络。
上架时间:2016-07-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金以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正始,是曹魏第3位皇帝曹芳使用过的年号,起于240年,止于249年。正始十年即249年,这一年四月曹芳下诏改年号为嘉平,正始十年只存续了3个多月。不过,就在这约100天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影响到之后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本书聚焦于正始十年(249)前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探察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前因与后果,在不放过历史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本书无意为司马懿父子翻案或“洗白”,而
    南门太守历史17.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唐宋之际田税制度研究是沿着制度结构演进、制度实施机制调整以及制度变迁影响三个层面进行的。其中,制度结构演进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唐宋之际的田税和附加税加以探讨。制度实施机制则是对田税征收管理调整的揭示。制度变迁影响主要分析了田税制度变迁对国家财政、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注重田税制度变迁的过程研究,努力把握和捕捉导致制度变迁的关键性政策、制度和节点。其次注重田税制度不断
    吴树国历史26.4万字
  • 会员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历史22.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清史学者辛格非关于清史、边疆史地、满学等9篇论文的结集。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硕士论文《清代蒙古旗人史地学探究》,文章对蒙古旗人如博明、法式善、和瑛、松筠、崇彝、延清等史地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学术背景、阶段性发展及特点作了系统考察。第二部分是作者关于清史研究的7篇文章,包括《调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尝试》《没写入书中的历史——毓旗口述》《清朝皇帝大婚与文化交流融合》《清代帝后谥号与
    辛格非历史21.3万字
  • 会员
    朱元璋率领群雄平定江南,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一方面,他勤政爱民、修养生息、编户齐民、推行科举、治贪打黑,使明朝渐渐步入正轨,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他晚年丧子,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稳坐大明江山,故意制造胡蓝之狱,残暴屠戮功臣。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朱元璋治理下的洪武时代。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诛杀开国功臣?常遇春为何会暴死军中?徐达和刘伯温是不是被朱元璋毒杀?本
    清风明月历史21.5万字
  • 会员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
    卢征良历史21.4万字
  • 会员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第34辑)的“抗日战争”“经济与社会”“南京大学校史研究”“城市史研究”“专题研究”“学术综述”“书评”“史料视窗”较有特色,相关论文堪供学术界参考,其他文章亦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朱庆葆主编历史23.4万字
  • 会员
    《中国史纲》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简明读本,原为张荫麟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并融入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历代社会的变迁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从殷商到东汉的历史画卷。因书中没有繁琐的引证和考据,非常利于学生阅读,因而被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誉为近代“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
    张荫麟历史14万字
  • 会员
    中国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发展绵延八个多世纪,每个阶段皆引起诸多探讨,尤以明清为最。明代货币白银化,引发了货币制度、形态、体系的转型,不仅撼动并终结了国家铸币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其后五个世纪的流通基础,同时也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塑造了另类的国家与市场间的关系。本书采取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形成的历史基础、体制促因、展开过程和格局奠定等问题,力图从长时段角度揭示钞、钱、银的变位与“
    邱永志历史27.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前仆后继,奋力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作为他们的传人,你对这五千年的历史了解有多少呢?来读一读这本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吧,来走近我们的祖先,了解他们曾经的生活,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那些未解之谜,探究中华文明的源头和脉络。
    仲英涛中国史19万字
  • 会员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重要的了基础。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至刘邦率军逼近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只过去了15年的时间。大秦帝国就这样走完了辉煌却短暂的历程。本书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用轻松有趣的文字,认真负责的态度,讲解秦朝发展的跌宕起伏,包括秦朝史略、帝国序幕、横扫六合、天下一统、帝国崩溃几个部分。
    胡岳潭中国史10.3万字
  • 会员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书以军事与政治事件为主轴,减去了繁杂的枝蔓,简明地勾画了中华史上一个庞大帝国的兴衰荣辱。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孙钦柱中国史14万字
  • 会员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社会秩序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我国汉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经历了四百多年,分为西汉与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东西两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历代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也是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的大发展时期。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
    朱真中国史12.3万字
  • 会员
    魏晋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历史,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好像个个都能“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来一趟无所顾忌的《逍遥游》。晋人就更有说的了。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玲、王戎、阮咸、祖逖、王导、谢安、桓温、陶渊明……有太多熟悉的名字,有太多熟悉的典故。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在如今的世俗看来也多有放荡不羁的一面,但是在晋朝,却是人人仰慕的贤人,似乎说明了些问题。如此看来,魏晋之时的审美,甚至整
    张梅华中国史14万字
  • 会员
    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或者可以说是它的延续。三国虽然归晋,但大一统的西晋不过只维持了短短五十年的时间而已。其后八王之乱,不得已衣冠南渡,始有东晋,才发展成后来的南朝,即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加上东晋,以及先前的东吴,在历史上统称为“六朝”。为什么这么叫呢?其一,他们的首都均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其二,唐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
    黄哲中国史1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