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在线阅读
会员

我们内心的冲突

(美)卡伦·霍妮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理百科11.6万字

更新时间:2017-11-30 10:03:51 最新章节:第16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我们内心的冲突》指出,由于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我们做了很多不是出于本心的选择和决策,于是产生了这些主宰我们人生的基本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虚构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但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偿与逃避,不但没有消除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绝望,以致在神经症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本书的内容主要来自对病人和自身的心理分析的经验总结,对致力于提高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很有帮助。
品牌:卓文天语
译者:张俊贤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卓文天语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卡伦·霍妮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化情绪问题为情绪优势,以积极情绪创幸福生活,用道德情绪铸意义人生。学习情绪知识,思考情绪问题,致用情绪场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这些不如意背后往往都存在着非常关键的,不易觉察的情绪动因。本书将帮助读者经由心理科学了解各种情绪的本质,在了解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情绪实验,以及由这些实验成果诞生的应对策略之后,就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一旦学以致用,人生的不如意便自然迎刃而解了。
    彭凯平心理11.2万字
  • 会员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受父母影响创造出自我规则,并逐渐演化为人生脚本。在成长过程中,脚本不断强化,让过去的事情不断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多数时候,我们对此毫无察觉,甚至认为重复某种不幸就是自己注定的命运。正所谓你相信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认为自己一帆风顺,就不会感到生活非常艰辛;认为自己命途多舛,就会感觉被生活各种毒打。人生中有无数的执念掌控着我们
    周司丽心理10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有料、有故事、有历史厚重感的心理学故事书。本书采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从心理学的起源说起,依次向大家介绍心理学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完型、认知等七大流派,以及多位不可忽视的无门派研究者(包括许多中国的心理学泰斗),让你了解各个学派的起源与特,以及心理学家们的江湖轶事和八卦秘闻。充满乐趣的知识解读法,让你更心地学习心理学,通你心理学的任督二脉。
    朱广思心理16.2万字
  • 会员
    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自我成长的旅途。亲密关系不仅包含爱恋,更涵盖你与伴侣、孩子、父母,以及自己的相处。亲密和独立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其中的边界就是找到关系中那个被你尘封的自己,力所能及地做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伴侣、孩子、父母。在看见自己的那一刻,你会惊奇地发现,不少问题不再是问题,很多办法生发出来,你开始真正享受亲密而独立。
    冰千里心理11.3万字
  • 会员
    《行为心理学4》从“行为主义的界定”说到“如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人类的本能”说到“人类的情绪心理”,从“言语和思维”上升到“人格解析”,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行为心理学不仅是实验室里的一门科学,更是能对未来社会的教育、治安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教化与防控作用的一门学问。
    (美)约翰·华生心理14.3万字
  • 会员
    选择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密集恐惧症、恐高症、社交恐惧症、异性恐惧症……从怕高到怕黑,从怕人群到怕视线。本书直指人内心深处的欲求,为在恐惧中挣扎的芸芸众生,明了洞察自我、解放心灵的一种可能。单纯用意志力来逃离、抵抗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恐惧的根源,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李少聪心理14万字
  • 会员
    本书告诉读者,当你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对嫉妒的起源、嫉妒的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等有一个深的了解。你会认识到,由嫉妒引发的恶意究竟有多可怕,而骨子里的自卑、凡事与人攀比的思维模式会助长嫉妒之火越燃越旺。你也将掌握很多利用嫉妒去催发自己上的技巧及如何消解来自他人嫉妒的妙招。记住,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好好经营自己。
    李少聪心理13.1万字
  • 会员
    本书阐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以及共情力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生活中,如何利用共情获得富有质量的人际关系,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
    张笑恒心理10.5万字
  • 会员
    压力往往被视为一种消极因素,哈佛大学压力研究专家阿迪提·内鲁卡博士却认为这是一种普遍误解,亟须消除。在她看来,适量的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需求,推动我们前进。但当它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协调时,就会出现问题,引发倦怠、疲劳、睡眠障碍等许多身体反应。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被重置回健康的水平,从而让压力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损害我们。为帮助陷入压力困境里的人们,内鲁卡博士结合20多年的临床经验
    (美)阿迪提·内鲁卡心理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