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页
编委会
编者前言
学术论坛
国际法的变与不变[1]
一 行为体在变化,但核心主体未变
二 规范迅速增加,但规范主旨未变
三 运行方式强化,但弱法状态未变
四 国际法变与不变的原因
五 结论
全球治理与联合国的改革问题
一 联合国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
二 全球治理背景下联合国的角色与作用
三 全球治理背景下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与有关实例分析
四 联合国改革的前景与中国的立场和对策
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重构与中国的地位及作用[1]
一 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和法律规则的形成机制
二 WTO规则的形成与中国的入世
三 从中国入世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四 国际经济法律秩序重构与中国话语权机遇的到来
从补贴规则视角分析中国官方支持出口信贷措施WTO合规性
引言
一 官方出口信贷与OECD“君子协定”
二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有关官方出口信贷的规定
三 欧、美可能对中国官方出口信贷措施提起指控的分析
实践中的法律选择:外国法适用的视角
一 法律选择中适用外国法的理论探讨
二 对承认外国法域外效力之原因的深层探究
三 关于外国法的定性
保护过程中的责任及其对保护责任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保护责任的概念
三 三大支柱结构
四 武装干涉利比亚
五 保护过程中的责任概念
六 后续探讨
七 初步结论
国际私法之多元主义:从选法方法论与法源谈起
一 前言
二 国际私法方法论之多元主义
三 国际私法法源之多元主义
四 结论
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的合法性[1]
引言
一 关于核武器的国际立法
二 国际法院对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合法性的咨询意见
三 当前国家实践——中国、朝鲜和伊朗
四 结论
论香港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
一 香港国际私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 香港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
三 香港国际私法发展之展望
韩国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
一 韩国补贴与反补贴制度概况
二 韩国反补贴法律实体制度
三 韩国反补贴法律程序制度
四 韩国反补贴制度实践及结论
公司国际刑事责任的演进
一 公司国际刑事责任的源起
二 相关国际刑事司法实践活动
三 小结
前沿动态
法的盛宴
一 中国取向电工钢反补贴和反倾销案[3]
二 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4]
三 中国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案[5]
四 中国原材料案[6]
五 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案[8]
六 美国禽肉案[9]
七 中国知识产权案[10]
八 中国汽车零部件案[11]
九 欧共体紧固件反倾销案[12]
十 结束语
政治风险的变化与我国对外投资政治风险保险制度的完善[1]
一 从政治风险角度看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
二 近十年来国际投资政治风险的变化及其对政治风险保险的影响
三 我国对外投资政治风险保险制度的完善
电子支付案中GATS减让表的条约解释:评析与比较
一 电子支付案中GATS减让表的条约解释之评析
二 GATS减让表的条约解释之比较
三 GATS减让表的条约解释之反思
世界贸易组织TBT最新案件裁决解析
一 案情述要
二 TBT第2.1条与第2.2条的关系和适用前提
三 条分缕析:TBT第2.1条,第2.2条,第2.4条
论WTO“欧盟—紧固件案”裁决与执行对反倾销非市场经济规则的突破
一 中国入世关于反倾销的承诺及非市场经济规则
二 中欧双方关于ADA第2.4条价格公平比较条款的主要争议
三 欧盟败诉执行不能走过场,历史性缺口不能再被封上
四 欧盟紧固件案执行留下的漏洞
五 把替代国的紧箍咒赐还给西方
六 诉诸DSU第21.5条对欧盟执行做出裁定的必要性
中美出版物与音像制品案执行评述
一 概述[2]
二 中国案件执行现状
三 结语
“十面霾伏”下的有中国特色碳税之路的法律思考
一 引言
二 碳税法优缺点的理论分析
三 碳税法在全球的实践考察
四 国际碳税法经验对中国碳税立法的启示
五 结语
中国法院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案件情况[1]
引言
一 案件数量和类型
二 送达
三 外域法(外国法和港澳台法)查证
四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
五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运用
六 管辖权依据
七 公共秩序保留的运用
八 外国法(港澳台法)的适用
九 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适用
十 外国(港澳台)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十一 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结方式
十二 仲裁及仲裁法的修改
十三 国际私法理论和立法的作用
十四 问题和对策
创新工程专栏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新发展:以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为中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目标、职责和权限
三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监管理念和方法
四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其他联邦监管机构成功经验的借鉴:以行政裁决程序为例
五 结论
论“喜马拉雅”条款的沿革及理论基础
一 “喜马拉雅”条款的历史演变
二 “喜马拉雅”条款的法理基础
三 各国(地区)司法对“喜马拉雅”条款效力的认定
四 “喜马拉雅”条款的新发展——海运履约方制度的确立
国际组织劳务争端解决机制新论
一 国际组织行政法庭职能的扩大
二 对国际组织行政法庭裁决的审查
三 国内法院对劳务争端行使管辖权的情况
四 结语
欧盟《合并控制条例》中的控制权问题
一 控制的概念
二 控制的方法
三 控制的对象
四 控制的永久改变
五 单独控制
六 共同控制
七 控制性质的改变
八 结语
研究生论坛
从“中国—电子支付案”看GATS歧视性数量限制问题
一 GATS框架下歧视性数量限制问题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 “中国—电子支付案”中的歧视性数量限制问题
三 专家组裁决及分析
四 结论
信息综述
第九届国际法论坛“发展中的国际法与全球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 国际公法
二 国际私法
三 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研究》稿约
后折页
封底
更新时间:2020-12-10 16:05:31